1990年,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民焦急地在家门口踱步,满脸愁容。过了一会儿,他的儿子李广中低着头、满脸失落地走了回来。当他看到父亲站在门口等待,李广中摇了摇头,眼中透露出无奈与失望。老父亲深深地叹了口气,心里已经明了——儿子这一次,依旧没能当上兵。
原本以为李广中会因此气馁放弃,可没过多久,他又死缠烂打地跑到父亲面前,请求道:“我知道您有办法,您一定可以帮帮我!”看着眼前这位可怜的小儿子,李玉安叹了口气,最终点头答应,他确实在部队里有些“关系”,可以尝试帮忙。
于是,李玉安辗转到了驻扎在河北保定的部队。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,他被引导到接待室,见到了负责秘书工作的谢干事。李玉安小心翼翼地自我介绍道:“我是李玉安,一名老战士。”随即,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残疾证和那本印有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课文的语文书,轻声说道:“这篇课文里有我的名字。”
展开剩余84%话音一落,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愣住了。烈士不是已经牺牲了吗?怎么还能“复活”?而且,这位李玉安真的就是烈士吗?
李玉安的故事始于1924年,他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贫困小县城。那个年代,家家户户都过得拮据。为了生计,他年仅十几岁便离开家乡,去东北当苦力。20岁出头,他决定投笔从戎,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恰逢解放战争爆发,他随部队参加了四平会战、辽西会战和平津战役,立下赫赫战功。
1949年全国解放后,李玉安在部队里升任副班长。1950年10月,作为志愿军的一员,他奔赴朝鲜参战。在朝鲜松骨峰的战斗中,李玉安所在的百人队伍奉命阻击美军,战斗极为惨烈,伤亡惨重。炮火硝烟、燃烧弹炸裂,整个战场几乎变成了一片火海。士兵们只能在火光中奋勇杀敌,用刺刀与敌人肉搏,甚至手榴弹也成了他们的最后武器。
在这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后,李玉安所在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,存活下来的人屈指可数。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,为胜利铺平了道路。这场战斗被称为朝鲜战争中最为壮烈的一战。朝鲜前线的文化工作者魏巍得知这场战斗后,被牺牲战士的英勇精神深深感动,决定通过课文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让全国人民铭记这些英雄。李玉安的名字,便赫然出现在其中。
然而,关于李玉安“复活”的事宜,实际的情况是,他并没有在战斗中阵亡。那次战斗中,李玉安受了重伤,昏迷不醒。幸好朝鲜人民军的一名司号员发现了他仍有一线气息,将他背到了一个当地村民家中。随后,李玉安被其他志愿军部队救起并送回国内,继续接受治疗。由于信息误传,他的部队领导认为他已经牺牲,最终将他列入了烈士名单。
李玉安回国后,做了几次大手术,背部和胸前留下了明显的伤疤。医院出院时,他并未提出任何要求,只是拿着残疾证悄然复员,并未主动联系原部队。对于自己成为烈士的事情,他并不知情。直到很多年后,他偶然听到邻居家的孩子提起课文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中的李玉安时,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成了课文中的“烈士”。但他当时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,只是笑着回应:“大概是同名同姓吧。”
此后,李玉安的生活依然平静,作为复员残疾军人,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粮库工作。他担任过警卫员,也当过捡斤员。由于工作内容与秤重相关,许多人试图通过送礼来谋取私利,但李玉安从不接受,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明,领导们都笑称他是“公平秤”。
直到1964年,李玉安在县里换残疾证时,偶遇了战友王久海。王久海看到他后,震惊地表示:“原来你没死啊,大家都以为你牺牲了,甚至为你开了追悼会。”通过这番话,李玉安才明白自己竟然被误认为阵亡,心中五味杂陈。
回家后,李玉安忍不住让孩子们为他读了一遍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。当他听到课文中的描述时,眼泪不禁滑落。那一幕幕的战斗场面仿佛重现眼前,他的心中满是战友们的英勇与牺牲。然而,即便如此,李玉安依旧低调从容,拒绝承认自己就是课文中的李玉安,坚信这只是巧合。
1990年,李玉安的儿子李广中一直未能如愿参军。他在无奈之下,再度找到了李玉安请求帮助。李玉安虽然心疼儿子,但征兵名额有限,最终还是决定利用自己在部队的“关系”帮儿子说情。在他来到部队时,所有的故事和疑云再度浮出水面,谢干事听完李玉安的经历后立即将事情报告给了上级。
李渺生主任亲自接待了李玉安,并确认了他就是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。李渺生关切地询问李玉安是否有生活困难,得知李玉安是为了儿子的入伍问题而来,便决定特殊安排,让李广中如愿入伍。这一番努力,让李玉安内心充满了感激和安慰。
然而,李玉安没想到的是,自己的“复活”消息在全国引起了轰动。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的作者魏巍得知李玉安依然健在后,特意邀请他到北京一见。两位“同命相连”的人终于在北京相遇,魏巍深感激动,邀请李玉安到家里共进晚餐,并赠送了他自己编写的书籍。魏巍感慨道:“您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承认自己是烈士呢?”李玉安笑着回答:“我怕人家说我吃老本,毕竟这件事早已写进课本,我知道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我,就足够了。”
李玉安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,新华社和各大报纸纷纷报道,而中央电视台也专门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。这位“活着的烈士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敬意,李玉安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。
此后,他还随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,并获得了朝鲜最高荣誉“一级国旗勋章”。在朝鲜的烈士墓园前,李玉安驻足良久,眼中闪烁着泪光。尽管这位老战士曾在鲜花掌声中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时光,他依旧保持着一颗质朴的心,拒绝一切荣誉与名利。1997年2月10日,李玉安因病去世,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李玉安是那种永远不会为了名利和荣誉而自夸的英雄。纵使他在战斗中受伤、复员多年,依然不愿麻烦国家,不愿向政府伸手。他的精神,永远会被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冠盈配资-股票如何做杠杆-散户配资下载地址-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