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争年代里的特别选择:盛世才与刘文辉选择了“沉默”道路
一、国家四分五裂时,看看那些军阀的各种模样
1937年,卢沟桥那一声枪响,好比热水里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,场面一下子炸了锅。国家危难关头,那些平时有矛盾的军阀们,这回都行动起来了,真是各有各的招儿——阎锡山忙着把太原兵工厂的炮弹运到娘子关,桂系部队则是把子弟兵派往淞沪前线,川军、滇军分别从四川、云南出发抗日,就连青海的马家军也牵出了他们高原上的战马。可就在这全国人民都在抗战的大场面中,却偏偏有两个手握大军的“特别人物”按兵不动:盛世才守着他在天山脚下的葡萄园不放,刘文辉则眼睛盯着川西高原的牦牛群,愣是一步都没往东边迈。
有个挺有意思的小故事:1938年武汉大战打得最火热那会儿,重庆征兵的地方挤得门槛都快没了,可你瞧新疆迪化(现在叫乌鲁木齐)那边,盛世才的督办公署前头,他的卫队正练着俄式大步伐呢。这位在日本留过学、穿过苏联军大衣的“新疆老大”,把自己的地盘看得严严实实的,就连麻雀飞过也得查查看有没有证件。
二、在天山脚下,有个像土皇帝一样的人物
盛世才心里的小九九比哈密瓜还诱人。他掌控着新疆二十万的枪支,这些武器可不是吃素的,想当年打马仲英叛军时,机枪一响,戈壁滩亮得跟白天似的。但碰到东边来的调兵命令,这位“边疆大佬”却开始装傻了。有个档案记录得挺逗:有次南京发电报催他出兵,盛世才竟在电报背面用红笔写了句“新疆就是前线”,这一手玩的转移大法,连少林高手都得夸他厉害。
也不能说他完全没动静。1941年苏德战争一开打,这位“墙头草”突然积极起来,派了个骑兵团去中蒙边境溜达——但谁心里都明白,这是怕苏联老大那边出问题,跟抗日八竿子打不着。现在去新疆档案馆翻翻,还能瞅见他写的《边防命令》,那发黄的纸上,“防共”俩大红字比正文还刺眼,这点小九九藏得真不怎么高明。
三、川西高原上那些不争不抢的军阀们
换个角度看康定城里的刘文辉,这位“西康王”的做派真有股子佛性。人家军阀都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,他却跑到喇嘛庙里去转那些经筒。1938年,成都茶馆里有个笑话传得挺广:有人问刘主席咋不去打日本鬼子?他端着盖碗茶,不紧不慢地说:“老子修的成雅公路,比小日本修的铁路还牢靠呢!”——这话还真不假,那条翻二郎山的路,硬是让西康的骡马队比去年多了三成。
说起来,刘文辉的“佛系”背后其实另有打算。1933年跟刘湘那一仗打完,他逃到西康,手下兵马看着漫山遍野,其实跟雅安的茶树似的,看着多,摘下来没多少料。有份西康的财政报告说得挺实在:整个地方的税收,还不如成都半条街店铺的租金多。这种情况下还想派兵出川,恐怕还没到汉中就得饿肚子,连皮带都得啃了。还有他那招“康人治康”,让藏族首领进政府当顾问,这一手玩得挺溜,连延安那边都派人来学习经验呢。
四、历史总是起起伏伏,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
用现在的眼光来看,这两位大佬的选择就像吃火锅时点的鸳鸯锅,一边清汤一边红汤,各走各路。盛世才表面上跟苏联套近乎,其实是在莫斯科和重庆之间玩起了跷跷板,他给斯大林送过精美的和田玉雕,也给蒋介石献上了珍贵的汗血马,但就是没给前线派过一兵一卒。反观刘文辉搞的“建设西康”,还真留下了点实在的东西:康定师范、西康农校这些老校舍,到现在还稳稳当当地站在折多河边呢。
但历史的天平总是最公正。想想傅作义在绥远烧毁日军的坦克,还有杨森的川军,他们举着写有“死”字的旗帜,穿着草鞋走出夔门。可这时候,那两位“低调的人”面前摆的却是苏联的武器订单和茶叶的税单。1942年宋美龄飞到迪化时,盛世才大摆宴席,那烤全羊足足有三百斤重,宴会上大家有说有笑;而就在那会儿,河南的灾民们连树皮都吃光了——这样的对比,真是比任何历史评论都让人心里难受。
五、英雄纪念碑上未完的故事
翻看1939年军事委员会那份《各战区实力统计表》,你会注意到,新疆和西康这两块地方,写的不是啥部队名字,而是两个大黑点,就像是画画时特意留的空儿,好像在悄悄告诉我们,这里有点故事。那时候,全国各地的军阀带着三百万士兵上前线,他们用血肉在长江黄河边建起了一道防线,可惜啊,没能等来新疆的天山雪和西康的康定歌声来助威。
盛世才1944年离开新疆时,那运东西的骆驼队伍足足排了五里长,其中景德镇的瓷器就装了整整二十大箱。刘文辉1949年宣布起义时,说的那个“保护地方,让百姓安宁”的话,真是让人热血沸腾。历史这家伙真爱捉弄人,当年那个不肯出兵的人,最后算起账来倒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。现在站在川藏公路的观景台上,看那货车一会儿拉着牦牛肉干,一会儿拉着葡萄干来来往往,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:青山挡不住,河水终究要向东流去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冠盈配资-股票如何做杠杆-散户配资下载地址-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